秘书处
86(0)755-25185999
86 15816886575

86(0)755-25185429
News 我们的行动
7月1日一早余彭年慈善基金会一行开始了第二天的回访。首先来到了秦岭深处的凤县。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也是研制航天发动机的067航天基地。在凤州镇国安寺村,我们见到了70岁的茹爷爷。他曾为了支持三线建设,毅然随哥哥从广东远赴陕西投身航天事业,一来就是一辈子,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如今,他已在大山里扎根,和妻子两人相依为命,过着平静而朴素的生活。老人于去年2月份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视力从0.2恢复到了1.0。他也得以重拾往昔的活力。我们在回访时,老人家刚好在和泥,准备修整一下自家的老屋。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凤县河口镇岩湾爷爷老人家中。去年7月1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了这个地势较低的村庄。洪水冲毁了房屋和道路,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张爷爷说还好在去年5月份他通过项目恢复了视力,在面对灾情和灾后恢复的时候才让他更有底气。灾情过后政府还帮助他们重建了房屋,老人家也靠着自己劳作贴补家用。往日的生活也渐渐恢复了。国安寺村72岁的李奶奶,分别于去年4月和9月做了双眼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她高兴地说:“做完手术,眼睛清亮得很,以前是听声认人呢,现在离老远就看见人了。”在恢复视力后,李奶奶和老伴就忙于自家花椒的种植,今年在采摘花椒时,不小心被树枝划到了眼睛。随行的医生赶忙地进行了复检,确定没有大碍,开了修复角膜的眼药水,嘱咐老人一定按时滴好。同时对她老伴的眼睛进行了初步筛检。当我们准备离开时,老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到门口,久久伫立,目送着我们离去。我们屡次回头挥手,他们还在,那一对瘦小的身影是一种坚韧和希望,让我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决心。下午,我们来到了地处秦岭腹地的太白县。这里海拔介于740—3771米之间,是全省最高的县城。这里的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单一,以高山蔬菜种植为主,全县86%的耕地种植蔬菜,85%的群众从事蔬菜生产,农民...
发布时间: 2025 - 07 - 09
浏览次数:25
2025年6月30日上午,由余彭年慈善基金会资助并发起,陕西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办的2025年陕西省“彭年光明行动”启动仪式在陕西宝鸡举行。余彭年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梅鑫、陕西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宇孝、宝鸡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王都让、宝鸡市残联理事长孙玉善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彭年光明行动”是余彭年先生亲自发起倡导的全国性慈善活动,旨在为无力承担白内障手术费用的人群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为他们送去光明和希望。目前,此项目已足迹遍布28个省市、地区,实施复明手术55万多例。此次,将在陕西开展300例白内障手术,为更多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启动仪式上,宝鸡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向余彭年慈善基金会赠送锦旗,以表达对基金会多年来无私奉献、助力公益项目的衷心感谢。“彭年光明行动”走访调研启动仪式结束后,余彭年慈善基金会与陕西省、宝鸡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项目团队一起,奔赴陕西省扶风县、凤县、太白县,共同开展“彭年光明行动”回访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慈善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真正受益,更好地推动项目实施。在法门镇残疾人专职委员胡亚红的带领下,工作人员来到了建和村,见到了82岁的张奶奶。张奶奶双腿无法行走,在患白内障的时候其右眼视力曾只有0.1,面临着双重残疾。家里的孩子们忙于生计,无法给她时时的照料,老人对生活感到很绝望。在胡亚红细致地走访中发现了该问题,马上对接了我们“彭年光明行动”项目组。通过手术张奶奶的右眼视力已经恢复到了0.6。虽然行动不便,但老人家视力恢复后可以自己进食,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地改善。临走时张奶奶一直拉着我们的手说着感谢,给我们添麻烦了…迟迟不肯松手。同村的刘奶奶今年78岁,几年前摔伤了腿,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膝盖变形弯曲再也站不起来,在家中都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在参加“彭年光明行动”前她的眼睛也近乎失明,生活无法自己。子...
发布时间: 2025 - 07 - 09
浏览次数:16
9月19日上午,2024年“彭年光明行动”项目调研在内蒙古赤峰市举行,赤峰市残疾人联合会一行及承接医院相关领导参加了仪式。手术一例、复明一人、温暖一家、影响一方,“彭年光明行动”在赤峰市已持续20多年,为两万六千多名需要帮助的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当地残联、基层政府领导及承接项目医院的大力支持。项目调研会后,余彭年慈善基金会一行与参会领导走访了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大兴隆庄村两户白内障受益者,查看他们的术后恢复情况。我们一行首先来到了胡爷爷家里,此时胡爷爷正在打理院子里的蔬菜。胡爷爷说:他的右眼完全看不见,去医院检查后因无法缴纳住院费就一直未得到治疗。之后的生活起居皆需依赖年幼的孙子,儿子则远在他乡为生计奔波,无力时常照顾家中。在松山区残联的帮助下,老人家参与到我们项目中。之前接近失明的右眼已经恢复了正常。老人家说恢复视力后,不仅减轻了儿子的负担,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可以做点事情,把之前老伴治病欠的钱尽快还上。随后我们来到了张爷爷家中,71岁的张爷爷也是检查出白内障后,一直未得到治疗。本身经济状况不佳更是让他生活雪上加霜。在未得到救助前,完全依赖于老伴照顾日常起居,两人虽相濡以沫,但生活的重担显然让老两口倍感艰辛。在残联走访过程中,得知了老人家的境况,将其纳入到了我们项目中。如今张爷爷的视力已经恢复了正常。当我们问起老伴怎么不在家时,张爷爷无奈地说老伴出去打工了,家里实在是没钱,现在起码我可以照顾自己了。希望通过我们“彭年光明行动”项目的实施,手术一例、复明一人、温暖一家。随着“彭年光明行动”持续深入,希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与希望。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3
浏览次数:296
2024年湖南娄底市“立珊光明行动”走访调研9月10日,余彭年慈善基金会项目团队与娄底市委统战部一行,共同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立珊光明行动”走访调研工作。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慈善项目的实施情况,探访受益人,并与娄底市委统战部及项目承接医院对项目开展细节进行深入地交流。9月10日下午,项目团队一行抵达娄底南站,随即前往涟源市斗笠山镇祖保村仁寿组,走访了受益人吴奶奶。吴奶奶在2023年和2024年的“立珊光明行动”项目中进行了左右两眼的白内障手术治疗,现在均恢复良好。吴奶奶和老伴开心地说,儿女不在身边,现在两个人不仅能一起操持家务,还能一起去收地里的花生。今年光花生油就能有上百斤的收获,自己留一部分,还分给了自己儿女们。在外当兵的孙子也不用太分心牵挂他们的生活了。9月11日上午,项目团队前往娄星区蛇形山镇泉塘村永兴村民组,走访了受益者周爷爷。 87岁的周爷爷是一位五保户,常年一人生活。周爷爷也是在两年内接受了项目的治疗,一双眼睛均恢复了光明。周爷爷说很感谢我们基层的政府团队将项目介绍给他。自己在眼睛看不到后时常摔跤,日子也没什么盼头。现在能看到了,感觉自己身体状况比以前更好了,还能料理地里的花生。说着还把自己刚刚摘的橘子塞到我们手里。随后,我们又驱车前往双峰县杏子铺镇沿河村康阜组,慰问了另一位受益人向大爷。刚一进门向爷爷就从小凳子上站起来迎接我们,在他面前还摆着一本中医药种植的书。向爷爷开心地跟我们讲了他参与项目的经过。他也是常年一个人生活,眼睛恢复后自己又可以洗衣做饭。看着老先生虽旧但洁净的衣服,我们感到“立珊光明行动”不仅是让他恢复了光明,更是让他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说着话向爷爷拉着我们来访人员告诉我们书上的这些小字,他都可以看的清看的清清楚楚。当天下午,基金会一行回到项目承接医院举行了座谈会。会上,各代表就慈善项目的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9
浏览次数:292
光明行动迈向“一带一路” 2017年12月17日晚,“深士荟” 2017深圳国际交流合作盛典在深圳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宴会厅盛大举行。现场大咖云集,高朋满座,精彩纷呈。著名音乐家朗朗、著名企业家王石、著名慈善家彭志兵先生等出席盛典。余彭年慈善基金会加入了由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发布的,兼具国际影响与探索创新的品牌项目——“深系澜湄”项目集群。理事长彭志兵先生受邀上台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以医疗慈善的公益行动,大步迈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余彭年老先生的慈善之念发扬光大,将慈善的福音惠及国外友人。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是一家旨在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深入推动深圳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非公募定向募集基金会。当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向余彭年慈善基金会提出战略性合作框架时,基金会理事长彭志兵先生表示意义非常。双方将围绕基金会发动民间力量支持参与“一带一路”、“澜湄合作”开展务实合作,助力基金会“深系澜湄”项目集群建设,并在湄公河流域乃至“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合作开展“光明行”等白内障复明或眼科疾病检测项目,提高当地人民生活福祉,促进深圳与当地社区加强医疗卫生领域交流和民心相通。余彭年慈善基金会愿意提供针对特定项目的方案设计和项目落地指导,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白内障手术所需耗材和进口人工晶体,协助组建医疗团队等支持。截止2017年,在国内,余彭年慈...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8
浏览次数:236
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湖南省政协委员彭志兵关于教育、医疗、扶贫等领域 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彭志兵先生当选第十二届湖南省政协委员,并在会议中提出需着重关注教育、医疗、扶贫等领域建议。据《潇湘晨报》报道:1月26日深夜,返港停留三天后,湖南省政协委员彭志兵与助理坐高铁返回长沙。雨雪纷飞,舟车劳顿,但彭志兵的心情是愉悦的。除了政协委员这一身份,彭志兵还有一重身份受人关注。他是湘籍著名慈善家余彭年(原名彭立珊)的长孙。此前三年,他一直在为爷爷生前的“百亿裸捐”梦想得以实现四处奔波。此次两会召开期间,他中途请假赴香港,就是去处理后续手续。余彭年生前关注教育、医疗与扶贫,彭志兵的提案也与这三项内容有关。他说,希望继承爷爷遗志,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家。成为新一届政协委员,彭志兵有些意外,“两会召开前几天才接到通知。”1月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形容当选的心情,“有些激动,希望不辜负这份荣誉与信任。”因为时间关系,他没来得及撰写提案,但已经有了基本的方向和内容,“会跟教育、医疗与赈灾扶贫相关。”目前会中提案系统已关闭,他会在接下来通过补交通道上交提案。“第一次担任政协委员,希望通过这个身份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彭志兵说,他的提案首先会关注幼前教育和幼儿教育问题。 关注幼儿教育需要加大师资培养记者通过查询了解到,身为中国彭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余彭年慈善基金会...
发布时间: 2018 - 02 - 02
浏览次数:250
彭立珊长孙彭志兵寄语立珊村:把村庄打造成“靓丽名片” 1月28日,天寒地冻,行人稀少,但涟源市杨市镇立珊村却人头攒动,暖意洋洋。这天,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彭立珊长孙彭志兵一行回乡,为立珊村揭牌,旨在把立珊村打造成娄底市乃至湖南省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了继承和发扬余老先生(彭立珊)的慈善遗愿,让立珊精神和慈善文化得到进一步传递和弘扬,营造全民“向善、从善、行善”的慈善氛围,彭立珊长孙彭志兵以慈善为切入点,欣然加入湖南省建制村合并试点改革中。根据当地群众的申请,为了缅怀和纪念彭立珊先生这位著名爱国、爱家乡的慈善老人,“官庄”和“太和”两个村合并后命名为“立珊村”。立珊村位于杨市镇东郊,后有巍巍龙山,前有孙水玉带环抱,龙山沙溪河、S210线、快溪部队公路,在此交织成一张水陆网,就像一根根富有生命力的动脉遍布全村。立珊村现有人口3398人,2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986亩,山村面积986亩。域内有立珊中学、镇污水处理厂、太和卫生院、太和农商银行等,分为工业、农业、旅游几大版块。而立珊中学正是因彭立珊先生当年情系家乡,造福桑梓捐赠460万元,在原官庄村创建的娄底示范性中学。“此次回家,看到以爷爷名字命名的立珊村,看到热情的乡亲,我心情非常激动,感谢乡亲们!”彭志兵说,立珊村的规划很好,有特色,他很乐意为家乡做点事情,将配合当地的实际发展需要,整合多方资源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
发布时间: 2018 - 01 - 28
浏览次数:178
2017年12月8日,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彭志兵和理事李堃远一行受邀出席到访南开大学,参加“荣耀南开”2017年南开大学优秀学生颁奖典礼,并以社会奖学金捐赠人代表上台为获奖学生颁奖。颁奖仪式上,彭志兵先生表示余彭年慈善基金会一直秉承人才是强国之本,教育是立国之基”的教育慈善理念,以实际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展开慈善教育工作。通过在国家重点大学——南开大学设立社会奖学金的方法,鼓励和惠及南开的英才学子,让公益、慈善的理念的大学中得以弘扬传承。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捐赠单位协议要求,经过学生个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学院初审、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审核并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7912名学生获得奖、助学金学生。余彭年慈善基金会能作为社会捐赠单位的一员,表示非常的荣幸。    同时,基金会一行人在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陪同下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吴帆教授座谈,就大学生公益领导力的培训论坛等后续事宜进行深入交流。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先生表示,希望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提升合作层次,取得更大的双赢,共同推动教育慈善事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17 - 12 - 08
浏览次数:383